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真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宋真宗968—1022

即赵恒,原名德昌,后改元休、元侃,至道元年 (995) 立为皇太子,改名恒。为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据《宋史·真宗本纪》记载: “幼英睿,姿表特异,与诸王嬉戏,好作战阵之状,自称元帅。……就学受经,一览成诵。” 即位前,任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韩王。端拱元年 (988) 又封襄王。淳化五年 (994) 晋封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尹。至道元年 (995) 立为太子。三年后太宗卒,即帝位。时年三十岁。即位后,以张齐贤、李沆为相。王禹偁上疏言 “五事”; 加强边防、减削冗官、沙汰僧尼、慎选官吏亲贤远佞等。使得政局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以致咸平、景德年间被誉为宋之治世 然而北辽渐强,景德元年 (1004) 辽萧太后与圣宗亲军南下,迅速深入到澶州 (今河南濮阳),与开封仅一河之隔。边报告急,真宗君臣惊慌失措,王钦若密请迁都金陵 (今南京),宰相寇准反对,坚主抵抗,并请真宗河渡亲征。真宗动摇不定,为形势所迫,遂亲赴前线,督战澶州。辽军孤军深入,战斗失利。真宗在形势对宋有利的情况下,畏乱约和,与辽订立 “澶州之盟”,以每岁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为代价,求得暂时苟安。景德三年,真宗罢寇准,起用王钦若、丁谓为相。王、丁迎合圣意,劝帝伪造天书,封禅泰山。自此大兴祥瑞,天书屡降,广建宫殿道观,劳民伤财。统治后期,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赵恒在位二十六年,有六位皇后,六子、二公主。

宋真宗968—1022

北宋皇帝(997—1022)。名赵恒,太宗子。统治前期的咸平、景德年间因勤于政事,经济发展,号称治世。但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役订城下之盟,开创纳岁币求和苟安的先例。后期任用王钦若大兴祥瑞,东封泰山,西祀汾阳,又广建佛寺道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