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宏观史学与微观史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宏观史学与微观史学hongguan shixue yu weiguan shixue

指历史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这里是借用了自然科学中宇观、宏观、中观、微观、渺观等中的一些概念, 以概括不同研究对象或不同观察角度的历史研究。所谓宏观史学常指史学理论及历史理论的研究, 即对历史表象的抽象、综合研究或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分析。其研究对象往往是总体性的、综合的、跨越时空的, 其表现形式往往是说理的、分析的而非描述的, 其结论往往是规律性的。比如对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历史统一性与多样性、史学研究的主体与客体、史学功能、历史规律、历史发展动力、历史创造者等问题的研究均属此类。此外,对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甚至几个社会和几个时代的研究,对一种制度、一种跨时空历史现象的研究,而非拘泥于某一特定事件和人物的研究,也属历史的宏观研究。比如对五种社会形态的研究、对中国古史分期的研究、中国与西欧之封建社会的比较研究、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比较研究、文明源地的研究、文化中心迁移的研究、近代化道路的研究等。这一类研究虽大量应用具体事实,但仍具有前述宏观史学的特点。其最显见的特点就是不叙述该历史事物的来龙去脉,并对其真伪详加考证,而只利用已知事实并对其加以抽象性认识。
微观史学是与宏观史学相对应的。多指对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种组织或制度等等所做考证、排比、叙述性的历史研究。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具体的、局部的和专门的。它在研究对象上与宏观史学的差别并不是主要的,二者有可能出现重叠;但主要差异在于研究的方法和角度,因为微观史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阐述史实。如对鸦片战争的研究,如果是从背景到战争经过再到后果的事无巨细一概论之的编年式研究,即属微观史学;而若从政治、经济、文化、中外关系的发展来看鸦片战争在整个近代历史的地位,则属宏观史学。一般说来,象“论明代内阁制度”、“论汉武帝削藩”或“论美国内战原因”这类题目,均属微观史学。但历史的微观研究是宏观研究的不可或缺的基础。
宏观史学与微观史学的区分,是史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学内部研究对象、方法、观察角度不同的产物,也是具有不同认知结构的史学家的要求。因此,尽管现代史学的发展要求二者的结合,要求历史认识不应只停留在考实性认识上,二者也不可能最终合二而一。这正好象理论物理学与实验物理学,或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那样。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