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宗正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宗正寺官署名。南北朝时期的南梁始置。此后历代沿置,宋以后废。掌皇室宗族之事。《旧唐书·职官志三》:“宗正寺:〔《星经》有宗正星,在帝座之东南。秦置宗正,掌宗属。梁置12卿,宗正为一,署加‘寺’字。隋品第二。光宅改为司属,神龙复之也〕。卿1员(从三品上),少卿2员(从四品上),丞2人(从六品上),主簿1人(从七品上),录事1人(从九品上),府5人,史9人,亭长4人,掌固4人。卿之职,掌九族六亲之属籍,以别昭穆之序,并领崇玄署。少卿为之贰。九庙之子孙,继统为宗,余曰族。凡大祭祀及册命朝会之礼,皇亲诸亲应陪位预会者,则为之簿书,以申司封。若皇亲为三公子孙应袭封者,亦如之。丞掌判寺事。主簿掌印及勾检稽失。录事掌受事发辰。” 宗正寺即宗正的官署, 又称宗正府。宗正始设于秦,西汉沿置,王莽执政时曾更名宗伯, 后又并其官于秩宗(即太常),东汉时复名宗正,为九卿之一,银印青绶,秩中二千石,是管理皇族和外戚事务的官。《后汉书·百官志》本注:“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及诸宗室亲属远近,郡国岁因计上宗室名籍。若有犯法当髡以上, 先上诸宗正,宗正以闻,乃报决。”其属官,两汉略有变化,主要有:(1)宗正丞。西汉秩千石,东汉秩比千石。总署曹事。(2)都司空令(西汉)。主宗室之犯法者,督造砖瓦。(3)内官长(西汉)。主分寸尺丈。(4)诸公主属官。两汉公主属官均隶归宗正,主要有家令,东汉秩六百石;家丞(东汉),秩三百石;门尉(西汉);主簿(东汉),秩六百石;仆(东汉),秩六百石;私府长(东汉)秩六百石;食官长(东汉),秩六百石;永巷长(东汉),秩六石石;傅(东汉)秩六百石;驺仆射;舍人。汉以后各代,均设宗正官,职掌与汉制略同,名称却不断有所变更:唐宋称宗正寺卿,辽称特里哀,金称判大宗正事,元称大宗正府扎尔呼齐,明称宗人令,清称宗令。官署名一般仍称宗正寺或宗正府,明清时则称宗人府。宗正寺均设于京师之中。汉时寺门前施一“行马”(砖台上所置放马绳用的木架),为仪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