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宗祧继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宗祧继承

祧指远祖之庙,宗祧即宗庙。古代家的永存和祭祀的永存是一致的,宗祧继承关系到香火的接替。所谓香火,就是对祖先的祭祀。自西周确立了宗法制后,嫡长子成为合法祭祀继承人,主持祭祀,并沿续下来。如唐代对祭祀继承人的选定顺位作了详细的规定: 先嫡长子,次嫡长孙,再次嫡长子同母弟、庶子、嫡长孙同母弟、庶孙,以此顺延,违犯顺序者,要受法律的惩罚。古代没有子孙继承香火的,应立嗣子。人死后才解决立嗣问题的,叫做“继绝”。继绝有两种形式,一种叫“立继”,指寡妇为丈夫确定香火继承人;另一种叫“命继”,指夫妻双亡,由夫家的近亲尊长为之立嗣。但明代不许寡妇立继,因此,继绝的方法,只好听从夫家的近亲尊长命继了。

宗祧继承

继承上辈宗族身份的中国封建家族制度。有子(孙)立长、无子(孙)立嗣,由嫡长子(孙)继承为原则,否认女子继承权。涉及财产分配而与现代财产继承不同。嫡长子(孙)继承主要家产,次子、庶子等虽可分得部分家产,但不能承袭权位。1949年后已废除此制。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8: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