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定期储蓄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定期储蓄指存款时约定存期,一次或分期存入,到期一次或分期支取的一种储蓄形式。这种形式是为适应储户较长时期不用的积蓄而设置的。定期储蓄按存款形式不同可分为:定期整存整取、定期零存整取、定期整存零取、定期存本取息四种。在我国,定期储蓄在开户时,原已约定存款期限,但储户如有临时急需,在未到期以前,可以办理提前支取手续,并改按活期储蓄利率计息。定期储蓄存款如在原定存期内,国家调整利率,遇调低,原定利率不变;遇调高,则分段计算利率,调整日以前,按原订利率计算,调整日起按新利率计算。定期储蓄存款的特点是:储蓄资金相当稳定,是银行稳定和长期性放款的重要资金来源。 定期储蓄“活期储蓄”的对称。存款开户时约定支取款项期限的储蓄。银行对储户签发定期存单,到期凭存单支取本息。存期较长,是信贷资金的一项稳定来源。利率比活期储蓄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