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宝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宝云376—449东晋、刘宋时名僧。凉州人。少年出家,勤奋好学。为了亲睹佛国胜迹,广寻群经,故于东晋隆安初,远适西域,与*法显、*智严等人先后相随,经*于阗、度*葱岭,到达*弗楼沙国。不久便与慧达、僧景东归。归途中注意学习西域各国方言,掌握梵文音字训诂。到达长安后又跟随*佛陀跋陀罗受业,修道禅门,孜孜不怠。后佛陀跋陀罗因受罗什门下排挤而离开长安南下,宝云亦随之至江南,先居扬州,后止六合(江苏南京市北),说法教化,翻译佛典,深受江左佛教界的推崇。所译经典有《新无量受》、《佛所行赞经》等。 宝云376~449晋宋之际僧人。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人。少时出家,精勤于学。为“躬睹灵迹,广寻经要”,于晋隆安初,遍游西域天竺各地,通晓诸国音字训诂。后返归长安,从佛驮跋陀罗学禅。佛驮跋陀罗为流言所迫离长安后,宝云亦去建康(今江苏南京),住道场寺翻译佛经,译有《新无量寿经》、《佛所灭赞》等。又在六合山寺译出《佛本行讚经》。《高僧传》载:“华梵兼通,音训允正。云之所定,众咸信服”,“江左译梵,莫踰于云。”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公元449年)终于六合山寺,寿七十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