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实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实录中国历代所修每个皇帝统治时期的编年大事记。最早见于记载的有梁周兴嗣等撰写的 《梁皇帝实录》,记梁武帝事。唐以后,每一皇帝死,继嗣之君必敕史臣撰修实录,论为定例。至清末光绪朝止,据统计后代实录共一百一十六部,但绝大多数已佚。唐代仅存《顺宗实录》,为韩愈撰,五卷,起于顺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 正月即位,至同年八月顺宗死。宋代仅存《太宗实录》残本,钱若水等撰,咸平元年(998年)编成。原书八十卷,今存二十卷,因其保存一批原始材料而受重视,比较完整的为明清两代的各朝实录。明实录自太祖到熹宗十三朝(建文附右祖,景泰附英宗),计十三部,二千九百零九卷。是书篇幅庞大,凡有关明代历朝大事,都予记载,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清实录每部缮写五份,每份有汉、满、蒙三种文字,分贮皇史宬、沈阳清宫、乾清宫、内阁实录库等处。实录均由当代人奉命编撰、于事实多有忌讳,后来亦往往有所修改;但资料丰富,常为修史者所依据。 实录中国历代皇帝编年史长编。按年、月记载每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灾祥、社会状况等,并依次插入亡臣传记。南朝梁周兴嗣撰《梁皇帝实录》为见诸记载最早的实录。唐以后,每位皇帝均敕史臣为前代皇帝撰修实录,遂成定制,历代相承。至清光绪时止,历代实录共计116部。元以前实录多散佚,仅存唐韩愈撰《顺宗实录》、宋钱若水、杨亿撰《太宗实录》残本,明清两代实录保存较完整。 实录史书体例之一。唐宋明清时期,每当新帝即位,便让史臣修撰“先帝实录”,成为定制。因是奉命编制,对于当代事往往多所忌讳,“实录不实”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史料毕竟丰富而详尽,多为史家所取材。据统计,历代实录有一百六十多部,今存者以明清两代为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