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宣德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宣德炉明代宣德年间所制造的一批小型铜器。明宣宗三年,明政府以宫室及祭祀郊坛的铜器不合古制,利用从南洋贡人的风磨铜,命工部参照《博古图录》、《考古图录》 所载古器式样和宫藏名窑瓷器,重新铸造。此批铜器,多为香炉式,故名宣德炉。宣德炉的制作精巧,有多至十二炼的精品。采用鎏金、渗金、金屑等方法,制成青绿、黄褐、古铜等多达六 十余种颜色,浑金则形成碎玉、雪片、雨点等各种斑点,极尽金属的异彩。器形虽仿古制及瓷器,又加以变化创造,如器耳就有冲天耳、桥耳、鱼耳、螭耳、环耳、连珠耳、如意耳等五十多种; 器边有回纹边、云纹边、百折边等二十多种;口缘有平口、侈口、反唇口、卷边口等十多种; 器足有圆足、乳足、环足、象鼻足、马蹄足等四十多种。可谓集各式造型之大成。宣宗后历代均有仿造铸作的,都统称为宣德炉,故传世之宣德炉多为仿铸,真品极为少见。 宣德炉明宣德年间官府铸造的一批小型高档铜质供器,以香炉居多。铜料经多次冶炼,质地精良,常加入金银,表面形成雨点、云片状的斑纹,色泽美观;造型多模仿古代青铜器和瓷器,器型古雅。宣德以后,仿制品很多,有苏(苏州)铸、南(南京)铸、北(北京)铸之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