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宣抚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宣抚使

官名。唐代始置。此后历代沿置。唐代派员到灾区巡视赈济称宣抚使,宋代则为督边境军旅之官,皆非常设官。元、明、清三代则为西南少数民族区域地方长官。明、清多为地方土官担任。《宋史·职官志七》:“宣抚使: 不常置,掌宣布威灵、抚绥边境及统护将帅、督视军旅之事,以二府大臣充。” (参见: 宣抚司)

宣抚使

宋官名;北宋始置,掌宣布威灵、抚绥边境地区及统驭将帅、督视军旅等事,例由执政大臣充任。南宋时,为一方军政长官,位于招讨使之上,亦兼用武将,如韩世忠、张俊、兵飞等曾任宣抚使、副使。带“处置”字样,为“宣抚处置使”,职权更大。其副职为宣抚副使,或不置副使,或以宣抚使兼任副使,亦有不置宣抚使而只设副使者。另宣抚判官先为宣抚使重要属官,后为次于宣抚副使的副职。其属官尚有参谋官、参议官及机宜干办公事等。宣抚使官署称“宣抚使司”,亦称“宣抚司”。

宣抚使

始置于唐,宋代多以宰执大臣充任。其机构称为宣抚司,为督察军旅的要职。元代于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抚司、宣抚使,任用土人为官。明清两代一直沿承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