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业生产中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计酬的生产管理方法和劳动组织形式。其持点是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结合,把农民的劳动成果和报酬密切结合起来。它采取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两种形式。包产到户一般是以家庭承包户为单位而集体承包一定的生产任务,家庭从集体获得一定时期内的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的经营权、使用权、劳动成果中包产的部分上交集体,由集体统一分配,超产部分全部或部分留给承包户。包干到户也是以家庭为承包单位,家庭向集体承担一定的劳动数额,如修水渠等公益事业。劳动成果在完成国家征购,税收任务,上交集体提留的公共积累和其它费用以后,剩余部分全归承包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基本生产资料仍属集体所有,生产受国家计划的引导和制约,同时又以利益机制调动了广大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特别是以家庭为单位承包,使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合二为一,避免了劳动者之间的扯皮、依赖、分配不公的现象。劳动付出与劳动所得直接挂钩,使家庭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生产基元,从而解决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一种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基本做法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把耕地承包到户,把牲畜、农具固定到户使用,实行分户承包、分户经营、按户核算。这种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自1978年实行以来,逐步在全国得到普遍推广。目前,全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村占总村数的98.2%,承包经营农户占总农户数的96.3%,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8.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较之农村原来实行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生产管理方式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明确划分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关系,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改革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合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system of family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linked with production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实行的以农户家庭为单位承包生产任务,联产计酬的责任制度。这是农民群众通过长期实践找到的一种新的经营管理形式。包括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等具体形式,在实际工作中常指包干到户责任制。其基本特点是:以承包为纽带,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联结在一起,两者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把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与各自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把经济利益与经营风险联系起来;从而使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有力地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