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宿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宿主suzhu有些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原虫、绦虫、血吸虫、蜱螨和部分昆虫等,不能营自生生活,需要寄生在其他的植物、动物或人的体表或体内,才能获得营养。因此,给被寄生的植物、动物或人带来一定的损害,引起各种病害,严重时可导致死亡。被寄生并受损害的各种生物,称为宿主或寄主。宿主可分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例如,某些寄生虫发育为成虫时所寄生的宿主,称为终宿主。如人是猪肉绦虫成虫的终宿主,又是日本血吸虫的终宿主。某些寄生虫除以人为终宿主外,往往还以其他动物为终宿主,如日本血吸虫,除以人为终宿主外,也以牛、羊、猪、鼠等动物为终宿主。这些动物又称为储存宿主或动物宿主。有些寄生虫的幼虫在进入终宿主以前所寄生的动物,称为中间宿主。幼虫通常在中间宿主体内进行发育和幼体繁殖。作为中间宿主的动物,有螺类、蟹类、节肢动物、鱼类、兽类和人等等。如猪是猪肉绦虫的六钩蚴、囊尾蚴的中间宿主;又如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也有某些寄生虫的前后两个幼虫阶段分别寄生在两种不同的动物体内,按其寄生顺序,将前一种动物称“第一中间宿主”,将后一种动物称“第二中间宿主”。如中华枝睾吸虫(肝吸虫)的成虫,除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狗、猫等动物体内,幼虫各期先寄生于豆螺体内,后又寄生于淡水鱼、虾体内。人为其终宿主,豆螺为第一中间宿主,鱼、虾为第二中间宿主,狗、猫则为储存宿主。 宿主又称“寄主”。指一些被寄生物寄生的生物。可为动物、植物和人。寄生物寄居在宿主的体内或体表,从而获得营养,往往损害宿主,引起疾病甚至死亡。 宿主又称“寄主”。在自然条件下,被传染性病原体寄生的人或其他活的动物(包括鸟类和节肢动物)。在流行病学中,宿主可以是群体或组,该群组中与健康有关的生物的、社会的和行为的特征称为“宿主因素”。参见“生物”中的“宿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