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寝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寝殿宫殿后部供帝王后妃起居之所,称寝殿。宗庙后殿藏先人衣冠、生活起居用的家具和日用品,事死如事生,也叫寝殿,如曲阜孔庙祀孔子夫人的寝殿。此外,秦以前陵墓建筑只有享堂,而没有寝殿,东汉蔡邕《独断》:“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此后历代陵墓建寝殿,将陵墓也布置为“前朝后寝”的形式。 寝殿位于孔庙大成殿后,为孔庙三大殿之一。初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是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的殿堂。今殿为清雍正八年(1730)重建。殿阔7间,进深4间,仿照大成殿的样式建造,前8根水磨石柱,平雕凤凰戏牡丹图案。神龛内原有亓官氏塑像,雍正时重建改为木主。神龛高20米,木制,上面雕有两条金龙戏珠,下为十几组小型精制斗栱,再下为栩栩如生的游龙和剔透华丽的花朵。龛正中放一描金雕花木蕾,中以金字书“至圣先师夫人神位”。整个神龛,构成一组大型工艺品。 寝殿位于曲阜孔庙大成殿之后,是供奉孔子夫人丌官氏的专祠。丌官氏先孔子七年去世。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为郓国夫人,元至顺三年(1332年)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夫人”,明嘉靖八年(1529年)改封为“至圣先师夫人”。孔子死后,同孔子一起被祭祀,唐代设专祠,宋天禧二年(1018年)移于今址。元定宗元年(1246年)改为正殿,大德六年大成殿修成,又改为寝殿,并塑丌官氏像。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扩建,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仿造大成殿样式建造。殿阔九间,深四间,高约20米,飞檐斗拱,黄瓦朱甍,间金妆绘,枋檩游龙和藻井团凤均由金箔贴成,周有回廊,擎檐以二十二根八棱石柱,浅雕图案为凤皇戏牡丹,一如皇后居室。殿内神龛木雕游龙飞凤,精美异常,龛内木牌上书“至圣先师夫人神位”。殿内墙壁现陈列曲阜著名石碑拓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