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尊师爱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尊师爱生Zunshi aisheng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道。尊敬老师,是学生必须具有最起码的礼貌。自古以来,从孔子办学起,就把尊敬老师视为高尚的品质,也留下了很多关于尊师爱生的动人故事。关于这方面的教育,在各个年级都要进行,由于年龄特点不同,各年级教育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低年级教育学生要听老师的话,对老师有礼貌。中、高年级教育学生要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接受老师的正确指导,使他们懂得自己能够从无知到有知识, 成为一名高年级的学生是由于老师的辛勤教导, 因而自己的成长是和老师的教导分不开的,要尊敬老师,感谢老师。尊师,还表现在尊重老师的劳动,上课要注意听讲,课后要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 遇见老师都要有礼貌,要向老师打招呼、问好。如果老师上课说错了话,可以真诚地向老师提出来,不要背后乱议论或讥笑。老师对待学生应既严又爱。老师的严,应当出于爱。对于拔尖的学生,有经验的老师不轻易表扬,表扬也要注意分寸,因为过多的表扬会使他们骄傲起来,忽视自己身上的缺点。这就是严出于爱的表现。对于较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应提醒他们,寻找他们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老师应信任和鼓励他们,使他们能自觉地进步,决不使用体罚的方法。既要爱,又要严,这是一对矛盾,一名好教师,应该处理好这一矛盾,如果只爱不严,就会降低标准,就会溺爱,使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极不利。既爱又严,应当是教师的基本品德。爱,是老师优良的品德的表示。严,是教师对事业负责的表现。一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一定会正确处理既要爱, 又要严的这一对矛盾。 尊师爱生调节师生关系应遵循的道德准则。指学生应该尊敬教师,教师应该爱护学生。尊师爱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师生关系具有不同的特点。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师道尊严,学生必须绝对听从教师;资本主义社会的师生关系受到金钱关系的玷污;社会主义条件下,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教师则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培育者,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新型关系。尊师爱生要求学生对老师要有礼貌,应尊重老师的劳动,接受老师的教诲,并关心、体谅老师的困难;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循循善诱,既热情爱护又严格要求,既不姑息迁就、听之任之,又不简单粗暴、辱骂体罚,努力教书育人,使学生全面发展。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