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品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小品文xiaopinwen

散文品种之一。指小而隽永的杂记散文。在中国,“小品”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代,当时称佛经译本中的简本为小品,详本为大品,后来便以“小品”统称那些抒写自由、篇幅简短的杂记随笔文字。在国外,也有“小品文”一词,它原出于法文Lafeuille,意指纸的一页、一小页,也指报告、报纸,后来也是指各种各样新闻体裁的小文章。
小品文在20世纪20年代称作“小品散文”或“散文小品”,泛指文学体裁中与诗歌、戏剧、小说并举的散文。30年代上半期,小品文盛极一时。1932年9月,林语堂创办的《论语》半月刊,是最早专门刊登小品文的杂志。当时,有的认为小品文包容了各种体式的文学散文,有的则认为是侧重于夹叙夹议的杂感随笔,还有的偏重指抒情散文或速写之类的叙事散文。
鲁迅在《杂谈小品文》中说:“讲小道理,或没道理,而又不是长篇的,才可谓之小品。”小品文一般是指那些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内容多样、语言生动形象的杂感文字。它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主题明确,用文学笔调和艺术形式来叙述故事或事件。它通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叙述一件事情,阐明一些道理。其特点是深入浅出,言近旨远,讲究情趣,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讽刺力量。
小品文按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历史小品、时事小品、科学小品、讽刺小品、幽默小品。

小品文Xiaopinwen

散文的一种。指一些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内容多样,语言生动形象的杂记散文。“小品”一词,在中国始于晋代,当时称佛教《般若经》节译本为“小品般若经”、详译本为“大品般若经”。后借用“小品”之名,统称那些抒写自由,篇幅简短的杂记随笔文字。小品文的特点是写法灵活、篇幅短小、深入浅出、言近旨远、讲究情趣,具有幽默感和讽刺力量。小品文曾盛行于明清两代。如明朱国祯所著《涌幢小品》。小品文在20世纪20年代被称作“小品散文”或“散文小品”,它泛指文学体裁中与诗歌、戏剧、小说并举的散文。30年代上半期,小品文盛极一时。1932年9月,标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是最早专门刊登小品文的杂志。也出现了一些总结小品文写作方法的专书。如冯三昧著《小品文作法》(1932年11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陈光虞著《小品文作法》(1934年10月上海启智书店出版)。当时人们对小品文包括的范围在认识上也不一致,有的认为小品文包容了各种体式的文学散文,有的则认为是侧重于夹叙夹议的杂感随笔,还有的偏重指抒情散文或速写之类的叙事散文,而鲁迅则认为“讲小道理,或没道理,而又不是长篇的,才可谓之小品。”(《杂谈小品文》)写小品文要善于从小事生发,揭示一定道理,夹叙夹议。也可以谈古论今,议论时政,还可以介绍科学文化知识。按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历史小品、时事小品、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科学小品等。

小品文

散文的一种。指篇幅短小的杂记。简明生动地叙述一件事情,或深入浅出地说明某种道理。现代小品文按内容一般分为讽刺小品、时事小品、历史小品和科学小品等。

小品文

散文的一种。抒写自由、篇幅简短的杂记随笔文字的统称。用夹叙夹议的笔法讲述某种道理,或简明生动地叙述某件事情,形式活泼,内容多样,篇幅短小,语言浅近而旨意深远,富于情趣。又因其内容不同,一般分为讽刺小品、时事小品、历史小品和科学小品等。这种体裁在中国古代即有,明清时期更为盛行。20世纪30年代,由于林语堂创办专登小品文的杂志 《论语》 半月刊,小品文曾兴盛一时。林语堂、周作人等提倡的闲适淡远的小品文,曾引起争议。鲁迅杂文中的许多小品文,则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