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小殓

锡伯族旧时丧葬习俗。人死后尸体停放日期一般为3天,称为“小殓”。富有人家请7名喇嘛诵经,每日晨、午、晚诵经3次。诵经前先吹打弹奏各种乐器,祝福死者升天堂。每次诵经时均由丧者子孙跪经,直至喇嘛诵完为止。同时还请来“吹鼓手”,在门前奏乐,年老死者多奏欢快乐曲以颂“喜丧”,年不满60岁而亡者则奏哀乐。

小殓xiɑoliɑn

传统丧葬习俗。流行境内各地,各县略有不同。古时,在人死后次日早晨,行小殓之礼,即正式为死者穿着入棺服饰。《仪礼·士丧礼》《礼记》和《丧大记》记载,对死者复魂、沐浴、饭含之后,便须为死者穿着入棺寿衣。做法是:于户内(卧室里)床上铺席,在席上铺绞(宽布条),绞上铺袭(被子),置尸于袭上,然后着寿衣。此时,主人和主妇都要将头饰卸除,将头发盘在头上。男子还需袒衣号哭,以饰悲痛已极。寿衣穿好后,用衾被裹尸,是谓更衣加衾。再用绞捆紧,然后盖上覆尸的被子(叫做夷衾)。至此,小殓礼成。小殓毕,接着以预先准备好的酒食为死者祭奠,称小殓奠。死者的近亲抚尸辟踊(捶胸顿足)痛哭,尽哀而止。当晚,于庭中彻夜燃灯。解放后,讲究在亡者弥留之际,儿女不离身旁。死后将死者抬置木床,由年长者为其剃头、洗脚、净身,然后裹衣衾、穿寿祜衣(俗称老衣)。穿着有五、七、九件之分,视家庭情况而定。同时系绊脚绳,以素纸裹面。床前设香案,点香化纸,孝子哭泣忌出声。

小殓

亦称“穿送老衣裳”,丧葬习俗,流行于各地。《释名·释丧制》:“殓者敛也,敛藏不复见也”。老人临终前为他穿衣著帽,即小敛。衣衫有三、五身,也有四、六身。忌单或忌双各地讲究不同,但均忌皮衣、铜纽。将制钱或银锭含于老人口中,然后将老人移于灵床上,令其正寝,小殓结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