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青龙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小青龙汤解表剂之一。出自《伤寒论》。麻黄25克、桂枝25克、白芍药25克、细辛20克、干姜20克、五味子20克、半夏25克、甘草(炙)20克。为末, 开水冲调, 候温灌服, 或煎汤服。马、牛150~350克; 猪、羊50~100克。功能解表化饮,止咳平喘。主治风寒感冒、水饮内停之喘咳。方中麻黄解表散寒, 宣肺平喘; 桂枝解肌表, 和营卫、温阳化气, 与麻黄合用, 增强解表祛寒之力; 细辛温通表里, 祛寒外出, 配麻黄、桂枝增强祛风散寒之力; 白芍药、五味子敛肺气, 止喘咳; 半夏化痰除饮, 降逆止咳, 与干姜合用增强温化之力, 且缓解其毒性; 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 解表化饮。祛寒散风, 止咳平喘。 小青龙汤《伤寒论》方。由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组成。功用解表蠲饮,止咳平喘。主治风寒在表,水饮内停,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9克芍药9克细辛3克干姜3克甘草6克桂枝6克半夏9克五味子3克组成。有解表蠲饮,止咳平喘之效。主治外感风寒,水饮内停。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痛,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本方尤宜于老年性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之咳喘症。感冒时咳喘可用,没有感冒,而见咳嗽痰多,色白,质稀者亦可用之。本方麻、桂相配,发汗平喘力猛,故原方用法提到:“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意在提示人们审情酌量,不可贪功而冒进大剂。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