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少林武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少林武术武术流派之一。少林武术因少林寺得名。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印度僧人佛陀来中国传教,孝文帝为其在嵩山五乳峰下建立少林寺。佛陀喜爱中国武技,他收的两个中国弟子慧光和僧稠,都是练武高手,此二人当为少林武术的创始人。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印度大乘派僧菩提达摩,到少林寺传授佛教禅宗,他感到修身必须健体,倡导众僧 “坐禅”之后习武壮身。隋末唐初,少林寺僧助唐击隋之王世充,大立战功。太宗李世民继位,准予寺内建立兵营,训练僧兵。练武和作战相联系,大大促进了武术的发展。为了提高实战能力,寺僧不仅练拳术,器械,还练轻功,气功,马步战术,并常邀请各地武术名人入寺传艺。少林寺遂成为全国会武之地,博采众家之长,丰富了少林武术的内容。宋初,少林寺僧福居,曾先后汇纳了宋太祖赵匡胤的长拳,韩通的通背拳,马藉的短打等18家拳法精华,著成拳谱,流传于世。金、元时期,武功甚厚的觉远和尚,遍游西北,聘请名师李叟入寺传授大、小洪拳、棍术、擒拿术。聘请名师白玉峰传授气功及龙、虎、蛇、鹤拳等。元至正年间,少林寺有位自称是 “紧那罗王” 的厨役僧人,用拨火棍击败红巾军,众僧惊叹,争相学习其术,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少林棍。少林武术中,有拳术,包括单练和对练; 有技击散打; 有气功,包括少林易筋经,小武功,混元一气功、阴阳气功等; 有器械,包括单练、对练,枪刀剑棍,长短软硬十八般兵器,以棍术最著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