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尽美尽善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尽美尽善孔子的文艺伦理观点。语出《语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首先以美为标准同时也以善为标准来评价文艺,明确提出美和善的矛盾与区别:从美的观点看是完满的,从善的观点看则未必完满。但美和善可以统一。强调在充分肯定美的意义和价值的前提下,追求美与善的完满与和谐。这是儒家的最高文艺理想。孔子对文艺的评判,依据的是他一贯的道德观点和社会理想。《韶》、《武》的乐舞都是美的,但是前者歌颂了“礼让”政治,后者则歌颂武力取天下。所以,孔子认为后者不如前者“尽善”。他在文学史上第一次提出审美批评与道德批评相结合的原则,并贯穿于他对一切艺术的批评之中,为儒家的文艺批评奠定了基础,树立了典范。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