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兰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山兰稻勤劳、勇敢、智慧的黎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用自己的双手培植出适用于刀耕火种的旱稻品种—— “山兰稻”。这是黎族人民对人类的贡献。史书记载: “山稻,种于内图及黎山中,燔林成灰,因灰为粪,不需牛力,以锥凿土而播种焉,不加灌溉,自然秀实,连岁有收,地瘠乃去之,更择它处。” (见清·吴应廉《定安县志》卷一)山兰稻经过黎族人民的长期选育,成为适应性很强的旱稻品种。据1955年中南民族学院师生们在乐东县的调查统计,山兰稻的不同品种有21种之多。山兰稻耐旱、耐虫害、抗倒伏、节省人工,基本上无需特别管理,一般年景的收获与种子之比为20 : 1。全部的基本生产工序是:选地、伐木、烧山、种植、管理和收割等。从劳力的投放和收获量看,产量虽低 (亩产约120斤左右),但省工省时,仍是经济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