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山茱萸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山茱萸fructus corni

养阴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元亨疗马集》。又名山萸肉、肉枣、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 s officinalis Sieb. etZucc.的成熟干燥果肉。生用,黄酒拌用或蒸熟晒干用。主产浙江、河南、安徽、陕西等地。酸,微温。入肝、肾经。功能补血益肝肾,涩精敛汗。主治:❶肝肾亏损,阳痿漏精,与熟地黄、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配伍,如六味地黄丸。
❷肝肾不足,腰肢痿软无力,滑精早泄,与熟地黄、菟丝子、杜仲、玄参等配伍。
❸大汗亡阳欲脱,与附子、党参、白术等配伍。
❹自汗、盗汗,与五味子、党参等配伍。牛、马15~60克;猪、羊9~15克。为末或煎汤灌服。湿热证及小便淋涩者忌用。本品含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7-甲基莫罗忍冬甙、番木鳖甙、山茱萸甙(cornin)。还含熊果酸(ur-solie acid)、没食子酸、苹果酸、酒石酸、鞣质以及皂甙。煎剂在体外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山萸肉在体外能杀死小鼠腹水癌细胞。山茱萸甙毒性很低,不溶血,有较弱的兴奋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浸膏对麻醉狗有利尿、降血压作用;还具有防止环磷酰胺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


山茱萸Chinese cornelian cherry

Cornusofficinalis,别名萸肉。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染色体数2n=2x=18。高达10m。树皮灰褐色,薄片状剥落。叶对生,卵状椭圆形,长5~12cm,背面脉腋密生褐色丛毛。伞形花序腋生,有花15~30朵;花黄色,花瓣4,花期3~4月。核果长椭圆形,红色,果期8~9月。产中国浙江、安徽、河南、山东及湖北,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多生于海拔400~1500m的林缘、林中及阴湿溪边。喜温暖、湿润气候及半阴环境。较耐寒,好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播种繁殖,当年苗高约50~80cm,6~8龄始花。主要病虫害有灰色膏药病(Sep-tobasidium bogoriense)、山茱萸叶瘿螨(An thocoptesplatynotus)及木橑尺蠖(Culcula panterinaria)等。本种先花后叶,果似玛瑙,是很好的观花观果树种,宜在草坪、林缘、路边、亭际及庭园角隅处丛植,也适于风景区种植。果肉为重要中药。同属植物见于栽培观赏的还有欧洲山茱萸(C. mas),产欧洲及西亚,中国北京、南京及杭州等地有引种。

山茱萸

为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植物山茱萸的果肉。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陕西、山西等地。酸、涩,温。归肝、肾经。有补益肝肾,涩精缩尿,固经止血,敛汗固脱之功。主治下列病证:
❶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对肾阳不足,精关不固,遗精之证,常与熟地黄、山药、莲须、菟丝子、沙苑子相配;对下元虚冷,遗尿尿频者,常与覆盆子、桑螵蛸、菟丝子、益智仁、乌药、补骨脂等同用。
❷崩漏经多。常与党参、黄芪、桑寄生、续断等相配。
❸自汗不止。对自汗不止者,常与煅龙骨、煅牡蛎、生白芍、生黄芪,以及麻黄根、五味子等相配;若见大汗亡阳,四肢逆冷,脉微欲绝者,可与人参、附子同用。
❹阳萎不举,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常与熟地黄、山药、茯苓、丹皮、附子、肉桂等同用。

山茱萸Japanese cornel dogwood,common macrocarpium

Macrocarpium officinale(Sieb.etZucc.)Nakai,又称药枣。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小乔木,高达10m。叶对生,卵形至椭圆形,长5~12 cm,侧脉6~8对,弧曲,下面脉腋有黄褐色髯毛。伞形花序腋生;花先叶开放,黄色;花萼4裂,裂片宽三角形;花瓣4,卵形;花盘环状;子房下位。核果椭圆形,熟时红色。2n=18。分布于浙江、安徽、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江苏等省;朝鲜半岛也有分布。喜光,喜凉爽,耐寒,宜肥沃疏松壤土,萌芽力强。种子繁殖。果实为重要中药,有收敛强壮、健胃补肾的功效。也可栽培供观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