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效学ergonomics
研究人—机—环境系统并以人的健康、安全、舒适和高效率等为目标,实现最优化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ergonomics”一词是英国学者默雷尔(K.F.H.Murrell)于1949年首先应用的。其研究内容涉及工程技术、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力学、环境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并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许多领域。
工效学研究的内容一般包括: ❶在不同环境下合理安排人和机器的分工以及相互间的配合;
❷适当配置机器系统中人的工作位置以及操纵机构、施力机构、仪表、信号、标记等,以便于人操作和使用,并减轻人的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❸工作者环境的改善和控制,包括温度、湿度、气体、照明、重力、辐射、振动、噪声等以及生活作息环境;
❹人的社会因素即人的高级心理活动的研究,如人的性格特点、动机、人际关系等。
在农业机械化领域, 工效学的研究大体集中在以下两类问题上: ❶人以各种不同的动作方式(推、拉、举升、下压、手摇、脚踏、抛掷、单手及双手扳转等)使用手工工具或操作机器进行某项作业时, 在人体耐力允许的条件下, 能发挥最大工效的工具或操作部件的最佳形式和参数(主要尺寸、转速、频率、行程等);
❷涉及拖拉机和农机具驾驶和操作人员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各种因素:如驾驶室门窗和踏板的尺寸;驾驶室的空间尺寸和座椅尺寸及特性;各种操纵机构的安装位置、操纵方式、最佳和允许的最大操纵力;驾驶室或其他工作场所最佳的气温、湿度、空气流速、照明度和允许的极限值, 以及允许的最大噪声、振动值、废气量、尘埃或粉尘量等;各种仪表的最佳位置;驾驶员的视野;照明设备的合理配置;警示信号类型和形式的选择;对机器进行检查、维修和挂接的方便性;机器运转、操作和遇障时的安全性及安全防护措施等。
工效学借助工程学和医学的新进展, 以及测试和计算手段的现代化, 有可能在不同条件下获取有关人的各种感觉、反应、控制能力与极限等大量生理和心理的基础信息;探索人的因素在实施新技术、新工艺中的作用;设计与实施新技术有关的人的各种活动的类型与方式;进行人—机—环境系统及其构成功能的优化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