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个体工商业的发展变化 |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
释义 | 三、个体工商业的发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城乡个体工商业走过了一段曲折发展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遗留下来的个体工商户为数不多。1950年有个体商贩11万多人;1952年有个体手工业者8万多人。以后,由于坚持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方针,使个体工商户有了一定的发展,1953年全省有7.4万户,从业人员约25万人。“一五”时期,在“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指引下,一部分个体工商业者走上集体化的道路,到1957年,全省个体工商业从业人员从1953年的73 662人减少到44 976人。从1958年起,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在所有制方面“升级过渡”,到1964年,个体工商业从业人员降为11463人。“文化大革命”时期,几乎荡然无存。1978年,全省个体工商户只有1 419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农村经济改革,调整所有制结构的战略构想,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个体私营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到1999年底,全省城乡个体工商户达76.56万户,从业人员127.42万人,注册资金68.77亿元,总产值31.83亿元,销售总额191.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4.94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8.7%。全省私营企业共有17 147户,从业人员27.59万人,注册资金141.93亿元,总产值116.50亿元,销售总额80.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3.73亿元。 表7-1-3 云南省1988—1999年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情况
|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