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工资制度改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工资制度改革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1952年至1953年,为第一次工资制度改革。主要内容:统一以“工资分”为工资的计算单位,分别建立新的职工工资等级制度。国有企业大多数工人实行8级工资制。1956年,进行第二次工资制度改革。实行新的工资标准,取消工资分制度和物价津贴制度,直接用货币规定工人工资标准;按产业统一规定工资标准,根据不同产业工人生产技术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工资等级制度;改革企业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工资等级制度;推广计件工资制,改进奖励制度和津贴制度。全疆有32.8万职工参加了这次工资改革。1985年,进行第三次工资制度改革。企业实行工资总额与经营成果、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办法,职工的工资与本人贡献大小、劳动成果挂钩。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企业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脱钩。2000年,开始推进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建设,并在132家企业进行了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试点工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