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左宝贵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左宝贵1837-1894Zuo Baogui

晚清爱国将领。字冠廷。回族。山东费县人。1856年(咸丰六年),投清江南军营,升游击。1865年(同治四年),随僧格林沁剿捻, 擢副将。从崇实巡视东北, 1875年 (光绪元年),晋记名提督。1889年授广东高州镇总兵,留奉天。1894年以朝鲜事急, 率部6营3500余人渡鸭绿江入朝,8月初与卫汝贵、马玉昆、丰升阿等部抵平壤。左军守平壤北门玄武门、牡丹台。9月初多次击退来犯日军。15日日军攻平壤, 统帅叶志超怯战, 谋与 “同遁”,不从。日军以主力猛攻北门。他临敌不惧,指挥全军凭险据守,重创敌军。但因寡不敌众,牡丹台失守。战势虽危,仍亲自登城督战,鼓舞士气,手燃大炮轰击敌人,身负重伤而不退,不幸被流弹击中左胸而壮烈牺牲。清廷准照提督阵亡例从优议恤,谥“忠壮”。

左宝贵1837—1894

清末将领。字冠廷,山东费县人。回族。行伍出身。咸丰六年至十一年(1856—1861年)在上海等地镇压太平军。同治四年(1865年)随僧格林沁镇压捻军,任副将。后长期驻奉天(今沈阳)。光绪十五年(1889)授广东高州镇总兵,但仍留奉天。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率奉军六营入平壤驻守。同年八月十五日(9月14日),日军逼近平壤城郊,平壤守将统帅叶志超欲弃城逃走,被他阻止。次日,日军总攻平壤,他亲临玄武门城楼指挥作战,杀伤日军甚多。后中弹牺牲。

左宝贵1837—1894

回族,清末将领,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中,他奉命率部进援朝鲜,守卫平壤城北玄武门。当日军于当年8月进抵平壤时,清军驻朝主帅叶志超主张弃城逃跑,左宝贵坚决反对,他亲自于牡丹台开炮向日本轰击,经过四昼夜激战,使日军遭受重大伤亡,左宝贵在浴血奋战中中炮牺牲。

左宝贵1837—1894

清末将领。山东费县(今属平邑县)人。回族。字冠廷。出身贫苦, 1856年(咸丰六年)携两弟应募从军, “投效江南军营”。此后转战大江南北,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起义,擢游击。同治初年隶僧格林沁部下, 镇压山东、河南捻军及热河朝阳起义,升为副将。后长期驻奉天(治今沈阳), 统领练军之余,发展地方公益事业,如救荒、助赈、筑坝、开渠等,颇有成效。1875年(光绪元年)晋记名提督。1889年授建威将军、广东高州镇总兵。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率所部奉军进援朝鲜,守卫平壤城北玄武门,与日军激战牡丹台,身先士卒, 于9月15日中炮牺牲。追赠太子少保,谥忠壮。

左宝贵1837—1894

字冠廷,回族。祖居齐河,清乾隆年间,迁至费县地方镇(今属平邑县),咸丰六年(1856年),左宝贵到南京应募从军,参加了地主武装团练。从咸丰六年到同治七年(1856——1868)他随清军参加了镇压太平军与捻军起义。同治十三年至光绪二十年(1874——1894),一直驻防奉天(今沈阳市),在大半生的戎马生涯中,他由一名普通士兵逐级晋升至总兵,成为清政府的高级军事将领。光绪二十年(1894年),左宝贵奉命率部开赴朝鲜平壤,同朝鲜人民一道抗击日军。在牡丹台抗击日军的战役中牺牲。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