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巴拉圭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巴拉圭Paraguay

拉丁美洲国家。位于南美洲中南部内陆地区。面积406752平方公里。人口392万(1987年)。95%为印欧混血种人,5%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多信天主教。首都亚松森。巴拉圭河从北向南把全国分成东西两部。东部为丘陵、沼泽和波状平原,适于农牧,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西部大部分地区为原始森林和草原。南回归线横贯中部,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森林气候。富森林、水力。1535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1年独立。经济以农林牧业为主,农业主产木薯、玉米、稻米、甘蔗、小麦、棉花、大豆等。

巴拉圭

面积40.67万平方公里。人口369万,其中95%为印欧混血种人,其余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瓜拉尼语为民族语言。大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首都亚松森。位于南美洲中南部。属内陆国家。同玻利维亚、巴西、阿根廷为邻。地处拉普拉塔平原北部。东部为巴西高原的延伸部分。海拔在300-600米之间,全国90%以上人口集中于此。西部为格兰查科的一部分,大部分为原始森林和草原。主要山脉是阿曼拜山和巴拉卡尤其山。主要河流有巴拉圭河和巴拉那河。农业主产棉花、大豆、甘蔗、玉米。工业生产以肉类和林产品加工、榨油、纺织为主。大部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平均气温夏季27℃,冬季17℃。每年平均降水量东部为1300毫米,西部为800毫米。

巴拉圭

拉丁美洲国家。全称为巴拉圭共和国。1811年独立。位于南美洲中部,为内陆国家。面积为406752km2,人口508.5万(1997)。首都亚松森。巴拉圭河从北向南穿越境内,把国土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为丘陵、沼泽和波状平原,海拔一般为300~600m,西部为拉普拉塔平原北部的大查科地区的一部分,海拔一般为100~400m。巴拉圭地处拉普拉塔平原的北部,南回归线横贯国土中部,属热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夏季(12~2月)平均气温27℃,冬季(6~8月)平均气温17℃。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年均降水约1000mm。经济以农、牧、林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属拉美地区最落后的国家之一。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96.0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34美元。1997年12月汇率:1美元=2540瓜拉尼(巴货币)。盐矿和石灰石储量较大。水力资源丰富。原始森林占森林总面积的54%,出产珍贵的硬质木材(如著名的破斧木,质地坚硬,遇水下沉,是提取鞣酸的原料)。1997年工业总产值为1574.62亿瓜拉尼。农业用地458.6万hm2,占国土面积11.3%。全国有46%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生产。1997年农业总产值为1868.05亿瓜拉尼。1992年有牧场2200万hm2,产牛肉17万t。其中出口8万t。1997年畜牧业产值878.57亿瓜拉尼。1994年接待游客约45万人次,外汇收入约2亿美元。1995年旅游收入达2.47亿美元。1987年铁路总长1147km。1992年有公路总长29687km,其中铺设路面的公路2672km。有长约700km的泛美公路由亚松森市通往玻利维亚。水运有定期航轮通往美国和欧洲一些主要港口。有2个国际机场。有定期航班通往阿根廷、乌拉圭、玻利维亚、比利时和美国。1989年客运量23.9万人次。实行小学6年义务教育。1993年全国有公立小学5631所,学生96.9万人;中学966所,专科学校24所,学生共22.3万人;师范学校4所,学生5710人。中小学教员共3.3万人。大学11所,学生3万人。全国文盲率10%。2004年人口607万。独立日5月14日。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60.5亿美元。经济增长率2.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87美元。通货膨胀率2.8%。2003年工业、农业、牧业产值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7%、25%、7.8%(2001)。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