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农户资金投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农户资金投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对生产投资的积极性。调查资料表明,1979—1984年,宁夏农民人均生产投资由13.70元增加到49.38元,增加35.68元,增长2.6倍,平均年递增23.8%。1984年仅种植业一项人均投资36.61元,比1978年多投资34.61元,增长17倍。随着收入的增加和改革的深入,农民在加大粮食生产投资的同时,也开始加大对牧业生产的投资,1978年畜牧业人均投入6.6元,1984年增加到8.85元,增长34%。另外,一些肯动脑筋的农民,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多种经营,使经济收入迅速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15.90元提高到1984年的313.23元,净增197.33元,增长1.7倍。
1985—1989年,农民生产投入结构从单一转向多元,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根据市场趋向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了二三产业的发展。1985—1989年,农民家庭人均生产投入由41.02元增加到103.18元,增长1.5倍,年均增长25.9%。其中牧业投入由1985年的11.90元增加到1989年的35.47元,增长2倍;渔业投入由人均0.64元增加到1.70元,增长1.7倍;二三产业投入由人均8.64元增加到22.51元,增长1.6倍。由于农村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农业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不但没有影响农业生产,反而推动了农村经济的高速增长。1985—198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25.88元增加到538. 30元,增加212.42元,增长65%,年均递增10.6%。
1990—1993年,农民收入增幅减弱,生产投入趋缓,人均生产投入由204.54元增加到257.05元,增加52.51元,增长25. 7%,年均递增7.9%,比1985—1989年平均递增速度下降18个百分点;牧业生产投入由25.87元增加到35.36元,增加9.49元,年均递增11%,比1985—1989年递增速度下降20.4个百分点;渔业生产投入由2.70元下降为0.81元,减少1.89元,出现负增长;第二三产业人均投入由16.20元增加到23. 78元,增加7. 58元,增长46.8%,年递增13. 6%,比发展最快的1985—1989年年均递增速度下降13.4个百分点。在此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38.30元增加到667.04元,增加128.74元,年均递增7.4%,比1985—1989年年递增速度下降3.2个百分点。究其原因,除农业生产资料大幅度涨价,农业效益降低,农民减少投资因素外,二三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其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跟不上,导致关停并转,也是减少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农户资金投入

农户资金投入,包括农户生产经营费用支出和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由于农业经营体制历经变革,农户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有很大变化,农户生产投资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