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布币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260 布币

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区,主要是周、郑、晋、卫等国的一种铜币。是由铲演变而来,原为一种农耕工具。因此,最初的布币是和农具分不开的。铲是今名,布乃古音。铲,古称“镈”。因“镈”、“布”二字同音,古代通用,故有布币之称。布币的种类较多,大抵有原始布、空首布和平首布。原始布亦称大铲布,这种既像农具(铲),又是货币 (布币)的东西,是布币的最初形态;空首布的布首中空,上端可以装柄,按不同形状,可分为方肩空首布、斜肩空首布和尖足空首布;平首布则布首扁平,不能装柄,又可分为尖足布、方足布和圆足布。布币上一般均铸有文字,或是地名,或是数字、干支等。

布币bubi

中国古代镈(锄)形的铜铸币。由古代农具镈演变而成。“布”是“镈”的同声假借字。镈形如今之铲,故又称“铲币”。布币最初流行于黄河中游,春秋以后扩大到秦、周、晋、宋、鲁、燕等国。币上一般铸有地名,有的还铸有币值面额、干支等。单位为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币制,废刀、布、贝等币,后王莽曾一度仿制使用。

布币

钱币名。流通于秦前西周、战国时期。由古代农具缚演变而成。“布” 字,是缚字的同声假借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后王莽曾铸布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