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农村用电水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农村用电水平三、农村用电水平1949年,青海人均年用电量不足0.1千瓦时。1953年湟源县城人民电厂投产发电,成为全省第一个用上电的县城。1956年,湟源、民和、乐都等县建成乡村小水电站,申中、引胜等乡成为全省最早用上电的乡镇。1958年以后,西宁电网向四周的农业县延伸供电,东部地区的县、乡、村都有了照明电。1970年以后,各州县普遍建起小电厂(站),全省30%以上的农牧民告别了油灯、粪火的原始生活方式,照明用电得到了普及。许多乡村还应用电力进行抽水灌溉,农副产品加工以及兴办乡村工业等。1987年以后,青海电网以高电压、长距离向农牧业县供电,加之州县小水电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牧区的用电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到1997年,全省80%以上的农牧户都通了电;农村和县城的总用电量达到24亿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23倍以上;全省农村人均用电量为598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20倍以上。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