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帕孜克里克千佛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帕孜克里克千佛洞

帕孜克里克千佛洞是新疆著名石窟之一。该洞位于吐鲁番市城东北50余公里处,火焰山中部木头沟河谷的两岸。洞窟多建于木头沟阶地悬崖上,用土块砌成。据调查,该石窟始创于5、6世纪,唐代称之为“宁戊窟寺”,现存洞窟主要是9世纪以后回鹘高昌时期的遗存,最晚的洞窟开凿于13、14世纪之际,到目前已约有1000余年的历史。
帕孜克里克千佛洞现存洞窟83个,残存壁画的洞窟约40个,壁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虽然大部分壁画已毁坏,但内容仍然十分丰富,是窟群艺术中的精华。内容多以大立佛为主,壁画中有佛像、僧侣、侍者、国王、王后等,国王像两边,多用汉文、回鹘文双行并写题记,还有吐文、梵文等题记,这些都是研究西域历史、文化、艺术、语言文字的珍贵资料。由于该洞地处高昌地区,保存较好,在新疆佛教艺术中具有其特殊地位。它不但体现古龟兹于阗佛教的艺术水平,而且也和敦煌汉文化艺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1982年2月该洞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洞在历史上曾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德、日、法、俄、英等国的探险者曾盗走许多壁画、塑像雕塑、佛教经典等。
单位:帕孜克里克千佛洞管理处 邮编:838000
电话:86-995-8689116

帕孜克里克千佛洞

位于吐鲁番市,是吐鲁番地区现存洞窟最多,建筑形式多样,壁画最丰富的石窟画群。1982年,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编号洞窟77个,壁画总面积1200多平方米。始建于6世纪,历经唐、宋、元时期,衰于13世纪,是回鹘文化艺术的宝库。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