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官服腰间的系带,带的质地视官阶高低而定,官服之带是为官等级的重要标志。《宋史·舆服志》: “带。古惧用革,自曹魏而下,始有金、银、铜之饰。宋制尤详,有玉、有金、有银、有犀,其下铜、铁、角、石、墨玉之类,各有等差。玉带不许施于公服。犀非品官、通犀,非特旨皆禁。铜、铁、角、石、墨玉之类,民庶及郡县吏、伎术等人,皆得服之。其制有: 金毬路、荔支、师蛮、海捷、宝藏,金涂天王、八仙、犀牛、宝瓶、荔支、师蛮、海捷、双鹿、行虎、洼面。束带则有金荔支、师蛮、戏童、海捷、犀牛、胡荽、凤子、宝相花,金涂犀牛、双鹿、野马、胡荽。犀有上等、次等,以牯为别。太宗太平兴国七年 (公元982年) 正月, 翰林学士承旨李昉等奏曰: ‘奉诏详定车服制度,请从三品以上服玉带,四品以上服金带,以下升朝官、虽未升朝以赐紫绯、内职诸军将校,并服红鞓金涂银排方。虽升朝着绿者,公服上不得系银带,余官服黑银方团胯及犀角带。贡士及胥吏,工商、庶人服铁角带,恩赐者不用此制。荔支带本是内出以赐将相,在于庶僚,岂合僭服?望非恩赐者,官至三品乃得服之。” 《晋书·舆服志》: “革带,古之鞶带也,谓之鞶革,文武众官,牧、守、丞、令下及驺寺皆服之。” 《旧唐书·舆服志》: “上元元年 (公元674年) 八月,又制: 一品以下带手巾、算袋,仍珮刀子、砺石,武官欲带者听之。文武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并金带。六品服深绿,七品浅绿,并银带。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并踰石带。庶人并铜铁带。” 《清史稿·舆服志》:“凡带,亲王以下、宗室以上,皆束金黄带。觉罗红带。其金黄带、红带、非上赐者,不得给予异姓。”

带dài

❶腰带。丝、布或皮革等制成,束于衣外,使衣服贴合腰部,同时具有装饰作用,表现使用者的身份地位。束于裙裳上端者,用于系结固定。《诗经·曹风·鸤鸠》:“淑人君子,其带伊丝。”汉郑玄笺:“大带用素丝,有条饰焉。”《礼记·玉藻》:“大夫素带,辟垂;士练带,率下辟;居士锦带;弟子缟带。”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丝布为衣,麻布为囊,毡帽为盖,革皮为带。”宋孔平仲《珩璜新论》卷四:“上元中,三品服紫,金带;四品深绯,金带;五品浅绯,金带;六品深绿,银带;七品浅绿,银带;八品深青,瑜带;九品浅青,瑜带;庶人服黄,铁带。”《宋史·舆服志五》:“带,古惟用革,自曹魏而下,始有金、银、铜之饰。宋制尤详,有玉,有金,有银,有犀,其下铜、铁、角、石、墨玉之类,各有等差。”
❷用来系结鞋袜的带子。宋王得臣《麈史》卷上:“国家朝祭,百官冠服多用周制,每大朝会侍祠则服之,袜有带,履用皂革。”《宋史·舆服志三》:“(皇太子之服)青罗袜带,红罗勒帛。”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5: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