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平上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平上帻píngshàngzé也称“平巾”“平帻”“平巾帻”。一种平顶、短耳的包头巾,有金饰,五品以上兼用玉。汉代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武官所戴。至隋,侍臣及武官通用。唐时因之,为武官、卫官之公服,天子、皇太子乘马则服之。后其用渐宽泛。形制历代多有发展变化。《三国志·魏志·贾逵传》“充,咸熙中为中护军”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李孚传》:“及到梁淇,使一从者斫问事杖三十枚,系著马边,自着平上帻,将三骑,投暮诣邺下。”《太平御览》卷六八七:“伯珪(公孙瓒)褠衣平帻,御车洛阳,身执徒养。”《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冠”南朝刘昭注补:“著武冠,平上帻。”《晋书·舆服志》:“冠惠文者宜短耳,今平上帻也。始时各随所宜,遂因冠为别。介帻服文吏,平上帻服武官也。”《通志·器服一》:“武弁、平巾帻,诸武职及侍臣通服之。侍臣加金珰附蝉,以貂为饰。侍左者左珥,右者右珥。”《隋书·礼仪志六》:“诸王典签帅,单衣,平巾帻。”《新唐书·车服志》:“平巾帻者,武官、卫官公事之服也。”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一四:“(平上帻)……承武弁者,施以笄导,谓之平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