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平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平原平原pingyuan指海拔高度较小、地面较平整(一般平均坡度小于7°)的广阔平地。平原地区构造运动可以是正向的或负向的。当地壳缓慢抬升时,在各种外营力的作用下,把风化疏松物质搬运走,形成山麓剥蚀平原,如我国江苏徐州一带的平原。当地壳轻微下降时,可以形成不同成因的沉积平原。按外力作用形成的堆积平原有:冰川堆积平原、冰水堆积平原、冲积平原、湖积平原、海积平原等。冰川堆积平原:由疏松冰碛物组成的平原,这种平原起伏不大,如德国、波兰沿波罗的海的平原。冰水堆积平原:大陆冰川融化后,冰水携带泥沙、砾石堆积在低洼地而成,如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等;或在山地冰川的山麓地带,由冰水融化搬运的碎屑物质堆积形成的平原,如我国西部高山冰川的山麓地带均有分布。冲积平原:由河流迁徙和洪水泛滥冲积而成,有很厚的冲积物掩盖了原来的古地面,有些地区仍可见到个别残丘突出在平原之上。湖积平原:湖泊经过长期淤积变浅、由沼泽变为平原。多数情况下湖积平原面积不大,在湖积平原上还可见到洼地和沼泽,如我国的洞庭湖滨湖平原。海积平原:由海相沉积物组成的平原,平原表面向海略有倾斜,呈波状起伏的形态。 平原Pingyuan海拔高度多在200米以下,地势低平,起伏较小,辽阔平坦的地域。如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只有中部地势稍高,大部分在海拔200米以下,地势低平宽阔。我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地面更为平坦,海拔高度多在50米以下。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平原和侵蚀平原两大类。如果一个地区的地壳持续下降,可以形成不同成因的沉积平原。由冰碛物堆积而成的平原,称冰碛平原,如德国、波兰沿波罗的海的平原;大陆冰川融化后,冰水携带泥沙、砾石堆积而成的平原称为冰水堆积平原,如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等;湖泊经长期淤积变浅,由沼泽变为平原,称为湖积平原,这种平原,通常面积不大,在平原内经常保留有沼泽和洼地,如我国的洞庭湖湖滨平原、太湖平原等;由海相沉积物组成的平原,如渤海湾西岸平原,江苏沿海部分平原等为海积平原,其特点是平原面略向海倾斜,呈波状起伏形态。由河流携带的冲积物组成的平原,称为冲积平原。它是在一些大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河流迁徙改道、洪水泛滥等使大量泥沙淤积、沉积而成。冲积平原的特点是地面平坦开阔,面积广大。如华北平原是典型的冲积平原,中生代以后华北平原持续下沉,特别是在喜马拉雅运动以来,华北平原以西的黄土高原相对抬升,这就使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及其各个支流,在松散的黄土上强烈侵蚀切割,大量泥沙被河水携带冲向中下游,当黄河东流进入平原之后,由于河床坡度变缓、地势平坦开阔,水流动力减弱,使大量泥沙沉淀下来,形成数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巨厚沉积。据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以每年0.2—2公里的速度向海推进。我国的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珠江三角洲平原都属冲积平原。在世界上很多大河流的中下游都有冲积平原,如北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等。当一个地区的地壳运动缓慢抬升,那么地表就处在剥蚀状态下,地表的疏松物质被带走,地面形成波状起伏的准平原,称为侵蚀平原或剥蚀平原,如我国江苏一带的平原。我国平原面积约10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网密布,交通方便,是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地区,我国的黄河流域被称作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东北平原是我国的“大粮仓”,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作“鱼米之乡”。在平原的地下往往蕴藏有丰富的煤矿和油汽资源。如东北平原的大庆油田,辽河平原的盘锦油田,华北平原的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和中原油田等,所以平原在一个国家的工农业生产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平原海拔高度较小,地势坦荡,地表起伏极微的一片平地。按高度分高平原和低平原两大类;按成因分堆积平原、侵蚀平原、侵蚀一堆积平原和构造平原等。 平原起伏较小、海拔较低的广大平地,四川地貌之一。通常海拔在1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米。四川主要有成都平原及江河两岸分布的阶地平原,如安宁河平原、嘉陵江沿岸平原等,也包括边缘山区由河流侵蚀堆积形成的一些小盆地,如秀山、梁平等坝子,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仅占四川土地总面积的2.5%。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方便,垦殖指数高,水田比重大,宜于粮、油生产,水网密度大,也宜于渔业发展,是四川粮、油基地。 平原县名。西周初,为齐国西境之下邑,秦以平原邑置平原县。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平原郡,东汉至南朝,或为国或为郡。北齐时县城迁来今址。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津浦铁路纵贯,农产以小麦、杂粮、棉花、花生为主。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山东义和团领袖朱红灯在此地举行武装起义,大败清军。名胜古迹有龙门、干佛塔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