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平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平州东汉末始设的行政区。《晋书·地理志上》:“平州:案《禹贡》冀州之域,于周为幽州界,汉属右北平郡。后汉末,公孙度自号平州牧。及其子康、康子文懿并擅据辽东,东夷九种皆服事焉。魏置东夷校尉,居襄平,而分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5郡为平州,后还合为幽州。及文懿灭后,有护东夷校尉,居襄平。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十月,分昌黎、辽东、玄菟、带方、乐浪等郡国5置平州。统县26,户18100。” 平州东汉至北宋时州名。东汉末公孙度割据辽东,自称平州牧。三国魏灭公孙氏政权后,分幽州东部地区置平州,治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不久即废。西晋咸宁二年(276)复置,永嘉(307—312)以后,移治于昌黎 (今辽宁义县)。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统治东北的各政权均设平州,其中北魏时移治于肥如(今河北卢龙北)。隋废州,其地属北平郡。唐武德元年 (618)复置,徙治于卢龙 (今河北卢龙),714—743年,安东都护府曾治于此。北宋与金联合灭辽后,欲向金索还之平州即指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