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浙江是个多山的省份。山区的运输主要是靠公路。在新中国成立前,浙江的山区交通十分闭塞。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几年的抢修修复,到1952年底,全省77个县有57个县通了公路(指通达县城),仍有12个山区县不通公路。“一五”期间,浙江根据全国交通会议有关地方交通建设的原则精神,确定地方道路建设面向山区,面向老根据地。重点打通山区县城和县城通往乡镇的公路。经过1955—1958年4年的努力,到1959年,山区县全部通了公路。但是,山区县、乡、村之间的交通仍然相当闭塞,大多数区、乡没有公路。1973年,省交通邮政局对农村进行交通状况的调查,当年全省每百平方公里面积通车里程平均只有13.7公里,温州、丽水(纯山区)两地区还在10公里以下,全省公社(乡)通公路的只占总社(乡)数的58.5%。山区县通乡公路的比例更低。1980年,省交通厅针对山区交通情况,编制了县、社公路建设1981—1990年十年规划。其中,第一期1981—1985年5年,新建公路5 000公里,首先解决车船不通而资源又比较丰富的乡,特别是沟通浙南山区和革命老区的公路;第二期1986—1990年5年,新建公路3 000公里,重点解决少数工程艰巨,里程长,人烟稀,车船不通的深山区、乡和一批地县之间联接线,以适应开发山区经济的需要。根据上述规划,全省各级政府和交通局,加强了县乡公路建设和管理工作,1977—1992年的16年间,共建成公路15 709公里 (平均每年建成近1 000公里),占公路总里程 (1992年末为31 924公里)的49.2%。全省38个山区县公路里程,到1992年末为20 476.6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64.1%,其中,30个山区县实现了乡乡通公路 (表2-8-6)。
表2-8-6 38个山区县公路里程情况表
(续)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