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幼儿耐力素质的培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幼儿耐力素质的培养you'er naili suzhi depeiyang培养幼儿的耐力素质,主要是要逐步提高幼儿的有氧代谢能力,发展幼儿的有氧耐力。依据幼儿身体的机能状况以及体质状况,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渐增大幼儿身体运动的活动量,即:逐渐延长幼儿各种身体运动的时间,逐渐增大身体运动的密度和强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有氧代谢能力,从而发展幼儿的有氧耐力。在活动量的控制上,应注意始终要让幼儿在有氧代谢的状态下进行各种身体运动,当幼儿对某一水平活动量的身体运动产生适应以后,再逐渐增加一定的活动量,应尽量避免让幼儿的身体运动进入到无氧代谢状态,并要避免让幼儿过于疲劳。一定距离的短途徒步行走、慢跑或在慢跑中走跑交替等活动,对于增强幼儿心肺系统的功能,提高幼儿的耐力素质,也是很有效的途径,而且较适合于幼儿。慢跑的距离,依据幼儿年龄的不同和体质的差异,应由短距离开始逐渐增长,通常在100米至300米左右。幼儿心肺功能的良好,是提高和发展幼儿耐力素质的重要保证,因此,要提高幼儿的耐力素质,还应该通过各种适宜的身体活动来逐步增强幼儿心肺系统的功能,以便为幼儿耐力素质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例如,教会幼儿深呼吸的方法,加强幼儿呼吸的深度,提高幼儿的肺活量;帮助幼儿学会有节奏地进行呼吸,用控制呼吸率、降低呼吸率的方法来逐渐达到降低心率的目的; 通过做上肢及躯干的伸展、扩胸、前屈等动作,开展投掷、爬行等活动,来逐步增强幼儿呼吸肌的力量。总的来讲,对于幼儿耐力素质的增强以及幼儿心肺功能的正常发育与完善较有效的方法是:幼儿身体运动的活动量要适中(心率一般在130次/分~150次/分),运动的强度和对幼儿心脏的负荷均不太大,但要经常地运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