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幽默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幽默曲流行于19世纪的一种钢琴曲体裁。它类似随想曲、谐谑曲,但更富有风趣和幽默感,或表现明快、朴素的情致。舒曼、德沃夏克、格里格以及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都有优秀的幽默曲作品,其中以德沃夏克的9首钢琴《幽默曲》的第7首(作品101之7)最为普及,世人皆晓。 幽默曲德沃夏克钢琴曲。捷克作曲家A·德沃夏克作。虽名为幽默曲,但并不以诙谐幽默为其音乐性格特点。它以优美动听的旋律、典雅的风格而深为人们喜爱。乐曲始创作于美国(德沃夏克于1892~1894年任美国纽约国立音乐学院院长),归国后完稿。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把美国黑人及印第安人音乐的一些特点(降第Ⅲ级音和第二拍上的切分节奏 《幽默曲》yiumoqu这是一种富于幽默诙谐情趣,生动活泼的小型器乐曲。1894年夏,德沃夏克从美国回到故乡波希来亚度假。从繁华的都市回到风景如画的田园,激起了他的创作热情,写下了8首幽默曲编成幽默曲集。这首幽默曲是第7首。它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轻盈美妙,受到人们的喜爱。后来由著名小提琴家将它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由于小提琴的音色更有歌唱性,中段采用双音和顿音演奏更加动听感人。全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又分三小段。每小节为二拍,每一拍都由前长后短的四个音组成,每两个音又被短暂的休止符隔开,节奏抑扬顿挫,轻盈而有弹性。伴奏部分处理得平稳而有规律,与旋律对照显得幽默有趣。中间部分插入顿音、大跳等音型,给人略带惆怅不安的感受。接着重现开始的段落,并由双音和装饰的手法演奏旋律,使音乐更有深度。第二部分由G大调转为g小调,旋律在低音区进行,流畅如歌: 幽默曲钢琴小曲。偶尔用作浮想联翩的音乐作品的标题。如德沃夏克的钢琴《幽默曲》最为著名。作者53岁时在维索卡渡夏时写的。乐曲描写了安谧、恬静和愉快的田园生活。单三段体结构,四二拍子,伴奏部分写得十分规矩,和旋律对照起来极富于幽默感。如舒曼的钢琴《幽默曲》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