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州人民反英军人城斗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广州人民反英军人城斗争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为商埠。同年十月(1842年11月)英国侵略者歪曲条约内容,强行进入广州城,激起群众愤慨,广州人民发出说帖抗议。继因英人强买食物,英国水手抢夺商贩货物,并开枪伤人,引起群众义愤,把英国水手包围在商馆中,烧毁洋馆。次年六月(1843年7月)英国无理要求入城贸易,租地建房,广州人民纷纷反对,西广总督耆英慑于人民压力,表示拒绝英人入城。耆英允许英人在广州河南地划租界,群众刻印说帖,反对强占地方为界,迫使英国侵略者暂时停止租地行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英国人又企图进入广州城,遭到广州人民的反对。广州人民反入城斗争声势浩大,不仅遏制侵略者的侵略气焰,而且迫使清官吏认识“众怒难犯”。道光二十七年三月(1847年4月),德庇时又率三百名军队潜入虎门,占领炮台,强占民房,向耆英重提入广州要求。耆英怕再次激起民变,又不敢与英结怨,因此不得不和德庇时签订了二年后入广州城之约。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香港总督文翰率兵船进入省河,要求耆英履行两年后入城诺言,群众纷纷反抗。两广总督徐广缙权衡利害轻重之后,赴英船拒绝英入城要求。文翰欲以武力强行入城,但广州人民已严密戒备,各乡社学、义勇十余万人集“省河两岸,义勇呼声震天”。文翰畏惧群众声势,不得不表示“罢兵修好”,暂时放弃入城要求。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