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州起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广州起义Guangzhou qiyi1927年1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挽救中国革命的又一次英勇举动。 广州苏维埃政府旧址 广州起义Guangzhou qiyi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11月,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乘粤桂军阀混战,粤军主力离开广州之际,发动广州起义。为此成立了革命军事委员会,作为起义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任委员长。成立了起义军总指挥部和参谋部,负责作战指挥,叶挺任总指挥,叶剑英任副总指挥,徐光英任参谋长。起义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警卫团一部和工人赤卫队的7个联队,2个敢死队为主力。原定12月12日晚举行起义,由于起义计划被汪精卫、张发奎发觉,中共广东省委遂决定提前于12月11日凌晨发动起义。起义部队向广州市各要点发起突然攻击,经10余小时战斗,广州市区国民党政府军队及保安队大部被歼。当日上午,广州市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宣告成立,苏兆征任主席(未到任前由张太雷代理)。广州起义震惊了中外反动派,他们立即联合起来向广州进攻。在美英日等帝国主义支持下,国民党军队迅速向起义军反扑。起义军未能有计划地转入农村,遭到严重损失,张太雷中弹牺牲。13日晚,起义军余部1 200余人被迫撤出广州。在花县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开赴东江同海陆丰农民起义武装会合,少数人员撤至北江地区,加入南昌起义的部队。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转折关头,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的反击。 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张太雷、叶挺等领导国民革命军教导团、警卫团和广州工人赤卫队等举行的起义。起义后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苏联、朝鲜、越南部分革命者也参加了起义。由于优势敌人的进攻,起义失败。剩下的部队转移到农村继续进行革命斗争。 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聂荣臻等在广州领导的武装起义。起义部队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警卫团一部和广州工人赤卫队为主力,由叶挺任总指挥,叶剑英任副总指挥,张太雷为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12月11日,起义爆发,经两小时激战,占领了市区绝大部分。当日,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 (广州公社),以苏兆征为主席(因病未到职,由张太雷代理)。12日,国民党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调集大批军队进行反扑,起义部队浴血奋战,终因敌我悬殊,被迫于13日撤出广州,起义失败。撤出的一部分武装,后来分别在东江和左江、右江一带继续进行革命斗争。 广州起义亦称“广州暴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的武装起义。由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为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叶挺、叶剑英分任正、副指挥,徐光英任参谋长,组织广州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有叶剑英领导的革命军第4军教导团全部、警卫团一部和广州的工人赤卫队、郊区农民,共约3万余人。1927年12月11日3时许起义开始,经10 h激战,击溃了国民党驻广州的军队,缴获各种炮20余门,各种枪1000余支,占领了市内大部分地区,当日上午宣告成立广州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在优势敌人的进攻下,经浴血奋战终于失败,张太雷牺牲。由于敌我兵力悬殊,12日晚起义部队约1200余人分批撤出广州,分别转移到海陆丰、广西左右江和粤北韶关。国民党军重占广州后,未及撤离的起义军民5000余人惨遭杀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