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府院之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府院之争Fuyuanzhizheng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和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1916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段以北洋正统派首领自居,依附日本军阀,掌握军政大权,与黎发生冲突。1917年春因“参战”问题,斗争更趋激烈。2月,段祺瑞为扩充实力,主张对德宣战,借此向日贷款购置军械,扩充实力,以达其“武力统一”中国的目的。黎元洪反对参战。4月,段召集亲信督军到京,组成“督军团”,胁迫黎和国会同意参战,遭到抵制后,要求解散国会。5月23日,黎下令免去段的职务,段离京赴津,发表通电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唆使皖系军阀并联络奉系军阀宣布脱离北京政府,在天津设立独立各省总参谋处,策划武力倒黎。 府院之争1917年2月,北洋军阀政府总统黎元洪与总理段祺瑞之间为对德“参战”问题发生的争斗。5月,亲日派的段祺瑞要挟亲英美的黎元洪解散抵制“参战案”的国会,黎却反将段祺瑞免职,段至天津策划武装倒黎,时称(总统)府(国务)院之争。 府院之争北洋军阀政府内部总统府与国务院围绕对德参战问题发生的一场斗争。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仍为国务总理。段独断专行,黎不甘当傀儡,彼此争权夺利。1917年2月,段等亲日派为扩充实力,主张对德宣战,遭到以黎为首的亲英美派的反对。段召集以皖系为骨干的10余省督军,在北京举行“督军团会议”作出参战决议,迫黎在提案上盖印。5月10日,段指使督军团强迫国会通过参战案未遂,便迫使黎解散国会。黎则下令免去段的国务总理职务。段立即鼓动各省军阀宣布脱离中央,并在天津设立“独立各省总参谋处”,策划武力倒黎。当时称“府院之争”,实质上是英、美与日本在侵略中国问题上的一场争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