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康复心理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康复心理学康复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设施,协助残疾者、患者或老年人消除因残疾、病患或器官及功能缺陷等所造成的心理学问题,以便最大限度地恢复其适应能力的医学心理学分支。康复即恢复到原来正常的或良好的状态,英语为rehabilitation。中医传统理论历来十分重视综合治疗和康复心理工作,《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提出并强调不同病情应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手段,即所谓“故圣人杂合而治,各得其所宜”,《名医类案》中认为,治疗精神疾病应结合静坐沉思方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还有许多对身心康复有明显效果的传统治疗方法,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等,均是康复医学取之不尽的宝库。国外将康复心理作为专门研究课题和工作任务的标志是:1898年,美国克利夫兰市成立克利夫兰康复中心。此后,美国专门为残疾者草拟了“国家职业康复计划”,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事情。1920年,美国国会为残废军人制定了一项特别职业康复法案,并于1954年进行修订,丰富了康复工作的内容,扩大了服务范围,它将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心理康复及教育康复融为一体,使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也加入了康复医疗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康复医学和康复心理学的发展。以后又发展了许多形式的服务机构,如社区康复中心、康复医院、职业训练中心、监护工厂等,采用多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技术,使患者、残疾者和老年人的有关心理问题得到改善或解决。十余年来,我国广大心理学工作者也十分重视康复心理学的研究,而且随着康复事业的发展,使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更为广泛和深入,其探讨的方面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