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廉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01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军事家。秦昭王即位后,攻赵,他数次率军击退秦军。后又率军伐齐,大败齐军。赵惠文王十六年 (前283),擢上卿,他以国家安危为重,不计个人得失,负荆向相国蔺相如请罪。秦闻知赵将相和,竟有一个时期不敢攻赵。赵孝成王六年(前260),秦、赵于长平大战,他坚壁疲敌,相持三年。赵王中秦反间计,改用赵括,致赵军被全歼,40万降卒被坑杀。十五年(前251),燕王派栗腹率军攻赵,他斩栗腹,大破燕军,深入燕境,包围燕都,燕王割城邑求和。因功升相国,封信平君。赵襄王即位后,轻信谗言,无故将他撤职,愤而奔魏,后又奔楚,虽被任为将,但无所做为,不久客死寿春。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著名将领。赵惠文王时任赵之上卿,多次战胜齐、魏等国。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82年)秦、赵“长平之战”中为赵将,坚壁固守三年,秦不能胜。后赵孝成王改用赵括为将,赵遭大败。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率军战胜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赵悼襄王时因不得志,奔魏居大梁(今河南开封)。后居楚,老死。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赵惠文王十六年 (前283),以大将军衔率兵攻齐,取阳晋 (今河北晋县西北),拜为上卿。屡次打败齐、魏等国,以骁勇善战闻名于诸侯。赵孝成王四年 (前262),秦攻赵,他率兵屯长平 (今山西高平西北),坚壁固守三年,使秦师劳而无功。后赵王中秦人反间计,以善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他,招致长平惨败。赵孝成王十五年,燕相栗腹入侵,他奉命反击,大败燕军,杀了栗腹,并乘胜进围燕都,燕人割五城请和,才罢兵。赵王封他为信平君,并代行相国的职务。六年以后,他又率兵攻魏,取繁阳 (今河南内黄西北)。次年,赵孝成王死,悼襄王继位,起用乐乘代替他为将。他愤而进攻乐乘,自己逃奔魏国的大梁 (今开封)。此后,赵国数困于秦,打算再任用他,他也很想为祖国效力。赵王遣使去魏国了解他的健康状况。他的仇家郭开以重金买贿使者,要他陷害廉颇。此时廉颇英武不减壮年。使者回报赵王时,却说他太老了,吃一顿饭的工夫竟拉了三次屎。赵王以为老不堪用,就没有召他回国了,因转而至楚。他不习惯于在外国带兵,竟无任何建树 后来老死于楚国。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赵惠文王时位居上卿,屡败齐、魏等国。长平之战中坚守3年,后因赵孝成王中秦反间计,改以赵括代之,致败。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他击败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赵悼襄王时不得志,奔居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老死于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