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廖磊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廖磊1890—1939初名梦祥,字燕农、元戎,号伯符。广西陆川县人。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在湘军依附唐生智任连副、营长、团长。1926年6月,随唐生智参加国民革命军,任少将副师长,继后率兵北伐,任中将师长、上将军长。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开始。唐(生智)李(宗仁)战争中,唐战败,被李收编,任桂系第三十六军军长。从此,追随李宗仁、白崇禧身后。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动对奉系战争,奉命率部北伐,大胜,桂系跨入鼎盛时期。蒋为削平桂系势力,将白崇禧“解京究办”,廖随白辞去军职,旅居香港。1929年11月,随白回到广西,与李宗仁等组建“护党救国军”,并任前敌总指挥部中将参谋长。1930年,李宗仁联合阎锡山、冯玉祥、张发奎共同反蒋,任第七军副军长,率部进攻湖南。战败,退回广西。后与粤、滇军作战获胜,升任第七军军长。桂军在广西稳定后,奉命反共,围攻广西红军,追剿中央红军。抗战爆发后,率第七军北上抗日,历任第七集团军军团长、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八集团军总司令、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鄂豫皖游击兵团总司令。1938年10月,任安徽省政府主席、“安徽省民众动员委员会”主任。在抗战中作出了贡献。1939年1月以后,反对共产党、新四军的活动,打击和排斥进步人士。同年10月病逝。 廖磊1900—1939国民党军将领。初名梦祥,字燕农、元戎。常宁人。先后就读于湖北陆军第三中学、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民国初年在湘军就职,历任副官、连长、营长。1926年随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任第八军第四师副师长兼三团团长。次年升任第三十六军中将军长。宁汉合流后任第四集团军第三十六军军长,参加第二期北伐。1930年解甲归乡。不久复出,任第四集团军前敌指挥部参谋长、第七军副军长兼二十一师、十九师师长。1934年任桂军第二路军代理军长,参加追堵红军。1937年5月晋陆军中将,旋任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七军团军团长,又改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1938年兼任第四十八军军长,率部先后参加淞沪、徐州、武汉、随枣等战役。同年9月任安徽省主席兼保安司令。后脑溢血病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