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廷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廷杖刑罚名。即皇帝在朝廷上杖打有罪过的臣僚。《涌幢小品》: “廷杖始于唐玄宗时……成化 (明宪宗)以前,凡廷杖者不去衣,用厚绵底衣,重毡迭帊,示辱而已,然犹卧床数月,而后得愈。正德初年,逆瑾用事,恶廷臣,始去衣,遂有杖死者。” 廷杖封建帝王在朝廷上敕令杖责大臣的一种刑罚。隋文帝曾于殿廷之上以杖杀人。明太祖朱元璋正式创廷杖之制。朱国桢《涌幢小品》卷十二:“明成化以前,凡廷杖者不去衣,用厚绵底衣,重毡迭帊,示辱而已,然犹卧床数月,而后得愈。正德初年,刘瑾用事,恶廷臣,始去衣,遂有杖死者。”其骇人听闻者如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廷杖146人,死11人;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廷杖134人,死16人。是明代四秕政之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