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建州左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建州左卫明代羁縻卫所名。建州三卫之一。源出今依兰一带的斡朵里部。洪武中南迁豆满江南的斡木河一带 (今图们江南的会宁河一带)。永乐三年(1405),其首领猛哥帖木儿朝贡明朝,也被委任为建州卫指挥使。九年(1411),猛哥帖木儿率部西迁凤州,与建州卫阿哈出会合,与明朝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次年,所部从建州卫分出,明设建州左卫领之。永乐二十一年(1423),再率部东返斡木河一带。宣德八年(1433),猛哥帖木儿等被 “七姓野人” 袭杀,所部衰落。正统五年(1440),猛哥帖木儿之弟凡察复率建州左卫西迁今辽宁苏子河一带。七年(1442),从本卫分置建州右卫。本卫改由猛哥帖木儿之子董山 (即童仓)执掌卫事。明代后期,随着三卫解体,重新组合为建州五部。 建州左卫见“建州卫”。 建州左卫明代地方军镇名。明永乐十年 (1412) 从建州卫分出而置。其卫治曾有四次迁徙。初设于今图们江南岸朝鲜会宁城。后迁至建州卫地绥芬河流域。至二十一年 (1423) 复迁回会宁城。正统五年(1440)最后徙于今辽宁苏子河,与建州卫女真人共处一地。七年(1442),由该卫又另析置建州右卫。明末,演化为建州五部之苏克苏护部。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统一该部后,后编入八旗满洲,成为满族共同体形成之核心部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