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开元通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开元通宝钱币名。唐初发行。《资治通鉴·唐纪·高祖武德四年 (公元621年)》: “隋末钱弊滥薄,至裁皮糊纸为之,民间不胜其弊。至是,初行 ‘开元通宝’ 钱,重2铢4参,积10钱重1两,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便之。”应劭注曰: “10黍为累,10累为铢。” 师古曰: “2铢4累,240黍也。‘参’ 当作 ‘累’ 盖笔误也。” 开元通宝唐代货币,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唐代于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开始铸造。本钱为唐朝,铁质,内径2.41厘米,好径0.7厘米,厚0.2厘米,重4.3克。隶书对读。是中国历史上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钱币之一,此钱保存完好。 开元通宝kaiyuantongbao唐代钱币。1985年11月兴平县西吴乡(今兴平市西吴镇)下官道村西唐代建筑遗址窖藏出土。共数万枚。铜质,圆形方孔。钱面隶书“开元通宝”4字,对读。两面均有内外郭。依大小分为三种。第一种径2.5厘米,外郭较宽,光背,或背孔之上有月纹;第二种径2.3厘米,光背;第三种径1.9厘米,外郭较窄,光背。现藏兴平市文化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