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元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44 张元素1151—1234

金代医学家。字洁古,易州(今河北易水)人。8岁参加童子科举考试,27岁考进士落弟,便放弃仕途,发愤学医。他曾治愈名医刘完素的伤寒证,自此成名。他的贡献是发展了脏腑辨证用药学说,倡导药物归经理论。他一生致力于药物研究,探讨药物归经,研究药物医疗效果,为药物理论研究提出新课题,为临床用药制定新原则。学术上主张治病不能拘泥于古方,认为用药应因气候,因患者体质而宜。他善于化裁古方,创造新方,并制定了 “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创立了辨证用药的一种通用程式。李时珍称赞其“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著有《珍珠囊》、《医学启源》、《脏腑标本虚实用药式》。弟子李杲、王好古为当时名医。。

张元素12世纪

金医学家。易州 (今河北省易县)人,字洁古,又称“易水先生”。张氏27岁时考进士落第,从此发愤读书,刻苦钻研医药学。据载当时名气甚大的刘完素患伤寒病(发热性疾病)8日未愈,后经张元素医治而恢复健康,从此张元素成名。张氏受《内经》运气学说的影响,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医学也应该向前发展,不应泥古不化。从而提出了“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的新观点,意思是说古今的气候变化规律是不相同的,因此古代的医方不一定能适应今天的疾病。主张应根据当时的气候变化和患者体质等情况灵活用药。因此,他化裁古方,自制了许多新方。他的这一主张,对金元医学学术的革新与争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氏对药学理论的研究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对药物归经进行了探讨,拟定了“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对后世药学理论的发展影响较大。明·李时珍评价张元素“大扬医理,灵(《灵枢》)素(《素问》)之下,一人而已。” 张氏著有 《医学启源》、《脏腑标本药式》、《珍珠囊》、《药注难经》等。张元素的学生有李杲(东垣)、王好古等,都是当代名医。张氏的儿子张璧,继承父业,也以医著名于世。他的弟子秉承了他的学术主张并有所发展,形成了著名的医学流派——易水学派。

张元素

金元医学四大家之一。金代易水人,故称易水学派。1151年生。8岁试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士,经20年积累,著述颇丰,相传有《医方》30卷,《药著难经》,《洁古家珍》等,但多已早佚,仅存《医学启源》、《珍珠囊》、《脏腑标本虚实用药式》3书。其提出“药物归经”和“引经报使”之说,逐渐成为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之一。1234年去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