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可久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12 张可久1280?—1348后

元代散曲作家。一说名久可,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以路吏转首领官,一生不得志,时官时隐,足迹遍布江、浙、皖、闽、湘、赣等地,晚年久居杭州。他专攻小令,有作品800余首。作品多为抒写怀才不遇的抑郁感伤和归隐生活的情和景。作品讲究格律音韵和字句的和美工整,融诗词名句入曲,蕴藉工丽,是元散曲自然真率转入清丽雅正的关键人物,在散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著有《小山乐府》。

张可久约1280—1348后Zhang Kejiu

元代散曲作家。一说名久可,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生平不详,曾以“路吏转首领官”(《录鬼簿》),仕途上很不得志,时官时隐。
张可久专力写散曲,极负盛名,是元代“清丽派”散曲作家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讲究音韵、格律,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善于融化唐宋诗词的意境入曲,提高了曲的格调。这一特点体现了元代后期散曲创作的变化。张可久的散曲多以吟咏山水、消闲寻乐为内容,如〔金字经〕《春晚》、〔红绣鞋〕《天台瀑布寺》、〔落梅风〕《碧云峰书堂》等。也时有一些表现民间疾苦、感慨世态炎凉之作,如〔庆东原〕《和马致远先辈韵》九首、〔卖花声〕《怀古》、〔醉太平〕《感怀》等,表现了作者愤世嫉俗的情绪。
张可久著有《今乐府》、《苏堤渔唱》、《吴盐》、《新乐府》四种,近人辑为《小山乐府》六卷。

张可久约1270~1348后

元代散曲作家。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元钟嗣成《录鬼簿》说他 “以路吏转首领官”,是管税务和文书的吏员,还做过桐庐典史、昆山幕僚等职,仕途颇不得志,平生足迹遍及湘、赣、闽、浙、苏、皖等地,晚年久居杭州。一生专力于散曲创作,尤长于小令。著有 《今乐府》、《吴盐》、《苏堤鱼唱》等,现存有大一阁藏明代影元抄本《小山乐府》,明李开先编《张小山小令》,清胡莘皞钞本 《小山乐府》 6卷,任讷整理重编本《小山乐府》等,隋树森《金元散曲》共收其小令855首、套曲9首,数量居元散曲家之冠。其作品题材广泛,有咏史怀古、愤世疾俗,有对闲居归隐生活的渴望,有交游酬唱,有咏物品题和山水风光等等,其中以描绘山光水色和闲适文人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如写西湖之作 〔南吕·一枝花〕《湖上晚归》,写作者携妓游湖的生活,景与人的活动完美结合,绘景如画,境界优美,对仗工整,音调合谐,被认为是元人套曲的代表作,和马致远的《秋思》套并提,李开先誉之为“千古绝唱”。他的〔中吕·红绣鞋〕《隐士》、〔中吕·山坡羊〕《春睡》、〔中吕·满庭芳〕《春晓》、〔正宫·醉太平〕《感怀》,均被《中原音韵》的《作词十法》选入,为定格范例,评析其对偶、音律、语句和平仄。此外〔中吕·卖花声〕《怀古》、〔红绣鞋〕《天台山瀑布》等,因其思想和现实意义,也为人称道。他善于吸收诗词的声律,句法入曲,讲究格律音韵,注重词藻修饰,力求蕴藉工丽,形成清丽典雅又不失自然的风格,脱离了元前期散曲白描的特色,对元散曲风格由前期尚自然真率转向后期清丽雅正,起了重要作用,是元散曲清丽派代表人物。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说“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有不吃烟火食气,真可谓不羁之才。若被太华之仙风,招蓬莱之海月,诚词林之宗匠也”。

张可久约1280—1348后

元散曲家。字小山,一作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庆元(今浙江鄞县)人。以路吏转首领官。仕途不得意,遂放浪山水,多抑郁之词。留存散曲855首,数量冠元散曲家之首。多描写田园山水、歌咏归隐之作,亦有写闺情及应酬往来者。格律工整,多采诗词句法入曲,风格典雅。有《小山乐府》六卷,为近人所辑。

张可久约1280—1348

元代散曲作家,一说名久可,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曾以路吏转首领官(民务官),相当于税课大使,还做过桐庐典使。他时官时隐,足迹遍及江、浙、皖、闽、湘、赣等地,一生奔波,不太得志。一生专致于散曲的创作,是元代散曲“清丽派”的代表作家,散曲作品传世最多,但题材较狭窄,大都为写景、送别、谈禅、咏物、赠答之作,也有一些反映世道险恶、贤愚不分、怀才不遇、生活窘迫的作品。他的散曲艺术颇具特色;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字句和美;讲究蕴藉工丽,而且常常熔铸诗、词名句,形成一种清丽典雅而不失自然的风格,脱离了元散曲前期白描的特色,对元散曲风格由前期的本色转向后期的典丽起了重要作用。在其作品中尤以描写山光水色的作品最为突出,绘景如画,境界优美。如写西湖之作《南吕·一枝花·湖上晚归》,用丰富的比拟和想象,勾勒西湖晚景,精心雕章琢句,融合前人名句,创造出恬静清雅的境界,被李开先誉为“千古绝唱”。著有《小山乐府》,《全元散曲》辑其小令855首,套曲9套。

张可久约1270~1348后

元代散曲家。字小山,或谓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以路吏转首领官。一生怀才不遇,落魄江湖,足迹遍及湘、赣、闽、皖、苏、浙,晚年久居杭州。著有《今乐府》、《苏堤渔唱》、《吴盐》、《新乐府》四集,《全元散曲》辑其套数9套、小令855首,数量居元人之冠。其曲多写名山胜水与胸中牢骚,次则谈禅吊古、赠答送别。所作注重形式格律,工于字句雕琢,常以诗词句法入曲,形成典雅蕴藉的风格特征,一些描写江南风物的篇章则“清而且丽,华而不艳”。套数《南吕·一枝花(湖上晚归)》为其代表作,明人誉之为“古今绝唱”,诗酒风流的内容固无足取,然写景优雅,状物细致,对照工整,音调和谐,颇见作者功力。小令《中吕·卖花声(怀古)》、《中吕·普天乐(道情)》、《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或叹生灵涂炭,或寄黍离之悲,或刺人心险恶,在其作中立意均另具一格。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