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季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92 张季鸾1888—1941

新闻记者,报刊评论作家。名炽章,笔名一苇。陕西榆林人。1905年留学日本,课余编撰留学生杂志《夏声》,1908年回国。1910年在上海协助于右任创办《民立报》。辛亥革命后一度任南京临时政府秘书,仍为《民立报》撰稿,所发“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专电,是民国建立后发自南京的第一条新闻专电。1913年在北京创办《北京民立报》,自任主编。宋教仁被刺后,著文讨袁,报馆被封,本人系狱达百日之久。出狱后转至上海,先后任《大共和日报》编译和《民信日报》总编辑。1916年应聘为上海《新闻报》驻北京记者,发表“北京特约通信”,与《申报》的“飘萍通信”、《时报》 的 “彬彬通信”齐名。1926年旧 《大公报》为新记公司接办,他以公司的三个发起人之一分工担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持该报笔政达15年之久。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八字为办报方针,1941年9月6日在重庆病逝,终年53岁。所写重要政论文,仅可查证者即3000多篇,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系曾颁发奖状予以表彰。有《季鸾文存》 行世。

张季鸾1888—1941

中国新闻工作者。名炽章,陕西榆林人。1905年在日本留学期间曾编辑《夏声》。回国后参加过《民立报》、《中华新报》工作,因揭露军阀两次入狱。1926年与吴鼎昌、胡政之接办天津《大公报》,任总主笔,主持言论15年。抗战前后与蒋介石关系密切,支持蒋的不抵抗政策,被蒋延请为国民参政员。1941年9月6日病死于重庆。遗著有《季鸾文存》。

张季鸾

1888年生,卒于1941年。1905年留学日本,曾为陕西留日学生刊物《夏声》编撰人,1908年回国后,在上海协助于右任办《民立报》。1913年在北京创办主编《民立报》。后与人创办《民信日报》,任总编辑。1916年任上海《新闻报》驻北京记者,撰写特约通信——《一苇通信》。后又任北京《中华新报》总编辑。1919年任上海《中华新报》总编辑。1926年与吴鼎昌、胡政之合组新记公司,接办天津《大公报》,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持该报业务15年。所著评论文章辑为《季鸾文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