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张巡709—757唐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博通群书,晓战阵法。开元末及进士第。安史之乱时,为真源令,说谯郡太守,募兵抵抗叛军。时雍丘令令狐潮欲以城降,乘其暂出,引众入雍丘(今河南杞县)。杀潮妻子,婴城守备。令狐潮引叛军数来攻,乃谓诸将白:“敌知城中虚实,有轻我之心,应出其不意,可惊而溃也。”遂分千人乘城,以数队出,直冲潮军,潮军却。次日,束刍灌膏于城上,焚之,敌不敢进,伺机出击之。凡六十日,大小数百战,军士带甲吃饭,潮遂败走。时缺粮,知令狐潮为叛军运粮船至,遣勇士衔枚滨河,取盐米千斛,焚其余而还。城中矢尽,作草人千余,披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取草人,得箭数十万。叛军大怒,围城益急。凡四月,常以千余士御敌数万,每战则克。至德二年(757年)一月,移守睢阳,与太守许远共同作战。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坚守不降。食尽,吃树皮、纸,乃至食其家眷。有人提出弃城东去,他以为如弃此城,江、淮必亡,唐之财源将竭,且军士病士,难以行动。是年十月,城陷被害。 张巡民间所敬之驱鬼神。张巡乃唐朝邓州南阳人,开元进士。安史之乱时,与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在乱军围困之下,坚守孤城数月,城破后壮烈捐躯,随死者有三十六壮士。张巡在敌我力量悬殊,外无救援,内无粮草的情况下,孤军奋战,阻遏了敌军的攻势,当时对于鼓舞人民反抗安史乱军的斗志,保全江淮、江西一带,功绩甚巨,而其壮烈气概,亦历史上所罕见。所以当其死后,立即受到人们的崇祀。以后历代皆奉祀之,而江淮一带尤盛。北宋于汴京立庙。南宋时,其庙亦南渡。关于神迹之传说也颇多,显然是希望借神之威,以与金元对抗。其初,多以张巡为地方守护神,其形貌英毅。明清以来,讹说渐起。如《历代神仙通鉴》称其前身为张飞,后身为岳飞。或以为水神。更有谓张巡死前曾誓曰“虽为鬼,誓与贼为厉”,民间遂以张巡为驱鬼辟疫之神,甚或直指为瘟神,其形象则赤发青面,吻出四牙,状极狞恶,或称为青魈菩萨。镇江瘟神都天会,即谓神为张巡,当地人奉之极虔。然亦有另一传说,谓神为一儒生。此外,民间又因张巡“为厉”之说,奉张巡、许远为东岳押案,阴司都统使,于东岳庙祀之。于是张巡又成为冥官。 张巡709—757唐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一说蒲州河东(今山西运城县西南)人。开元进士。安史之乱时,以真源令起兵守雍丘(今河南杞县),抵抗安禄山叛军。至德二年(757年)移守睢阳,与太守许远共同作战,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坚守数月,阻挡了叛军南下之势。睢阳失守后,被杀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