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北防护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61 三北防护林我国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建设起来的防护林体系。这一巨大工程,东起黑龙江省宾县,西至新疆自治区的乌孜别里山口,东西全长达7000余公里,南北宽400—1700公里,总面积为347万平方公里,包括西北、华北、东北、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96个县。三北防护林于1978—1985年已完成第一期工程,投工7亿多个,完成人工造林保存面积900多万公顷,零星植树15亿株,飞机播种造林10.6万公顷,封山育林89.7万公顷,保护农田1.2亿亩。这一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增加了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减轻了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 三北防护林大型防护林体系工程。在中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东起黑龙江,西迄新疆和田。贯穿12个省(区)市,长7,000公里,面积52亿亩。用以防治北方风沙危害和黄河中游水土流失。 三北防护林我国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指我国西北地区北部、华北地区北部和东北地区西部的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营建大型防护林。此工程宏大,建设周期长,范围广,包括新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66个县 (旗),治理面积为400万平方公里。工程分几个阶段完成。第一期工程从1978年至1985年,规划人工造林面积593公顷。事实上,完成人工造林605. 5公顷,超过计划任务2%; 第二期工程期限为10年,从1986年至1995年,计划人工造林636.7公顷,飞机播种造林17.1万公顷,封山封沙育林育草154.5公顷。营建 “三北” 防护林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对于控制黄河、辽河等水系的水土流失,减免 “三北” 地区风沙危害,恢复良性生态环境,保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全都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